《地藏菩薩本願經》淺釋
觀眾生業緣品第三
一九六九年宣公上人講述於
美國三藩市佛教講堂
...「摩耶夫人重白菩薩」:佛的母親對地藏菩薩再說一遍。「且願聞於閻浮罪報所感惡趣」:佛的母親說,其他的世界離得太遠了,我也沒有到過,我就是到過,也已經忘了。所以我不問其他的世界,我現在就單單請問南閻浮提,我願意知道南閻浮提的罪報,所感召的惡趣,造什麼罪業就受什麼果報?我願意聽一聽,請聖者為我說一說。「地藏答言」:地藏菩薩聽見佛的母親這麼樣子請問,所以他就答覆佛的母親,「聖母,唯願聽受」:我願意你聽受我所說的道理。「我粗說之」:我粗粗大概這麼講一講,不能詳細講。詳細講啊!講幾個大劫也講不完的。所以只說一個大概就是了。「佛母白言,願聖者說」:佛的母親聽見地藏王菩薩這麼樣子對她講,就說我最歡喜,最願意菩薩您對我講了。
「爾時地藏菩薩白聖母言」:當爾之時,地藏菩薩就對佛的母親說。「南閻浮提」:在這個南閻浮提的世界,「罪報名號如是」:造罪受報,所感召的地獄名號就像下面我所說的這麼多。「若有眾生」:假設有眾生,「不孝父母,或至殺害」:我們眾生都應該孝順父母的,不孝順父母的人,那就有罪了,甚至於還把父母給殺了,這樣都是有罪的。為什麼人要講孝順呢?孝順是人的根本,人要是不孝順父母,就把根本忘了。「父兮生我,母兮育我,昊天罔極,撮髮難報」,父親生我,母親養育我,這種的恩好像昊天,昊天就是比天都高。昊天罔極──沒有比這個恩再重的。所以一定要孝順父母。
怎麼叫孝順父母?天天給父親、母親買一點好吃的東西,買點好衣服,這就是孝順了嗎?這不是。這僅僅是皮毛的孝順。什麼是孝順的內容呢?我們要以順為孝── 順父母的心。父母所歡喜的,我也要歡喜;父母所愛好的,我也要愛好。有人說那就是孝?那我父親歡喜抽鴉片煙,他一天抽一兩,我一天抽二兩,這是孝順吧!?因為他喜好這個,我也喜好這個,這就是順嗎?這不是!順是順他的心,不是講吃東西。他們歡喜吃的,你也要和他爭著吃,例如:他歡喜吃麵包塗奶油,你說這個我才歡喜吃。就說:「你先不要吃,等我吃完你再吃。」這個是爭,不是順。那麼順呢,就是順他的心。你找他的心,他所歡喜的事情,你就不要違背他,不要逆他的心,這就叫孝。
方才說父母之恩「撮髮難報」,撮髮,就是把頭髮數出來有多少根,可是父母的恩都還報答不過來的,所以要孝順父母。我去年暑假時候講「羔羊跪乳,烏鴉反哺」,羔羊吃奶時,前腿跪在牠母親面前吃。小烏鴉在中國叫牠為孝鳥,因為老烏鴉把小烏鴉孵出來後,那個老烏鴉──烏鴉的媽媽,就不會飛、飛不動了,小烏鴉就去撿食物回來餵牠。你看這是小鳥,連小烏鴉都知道孝順老烏鴉。烏鴉是個飛禽,羊是獸類,我們人要是不孝順父母,就連禽獸都不如了。我們人具足五常之德 ──仁、義、禮、智、信,有這五種德行,若連烏鴉羔羊都不如,那怎麼可以呢?所以我們人都應該要孝順父母,這是最要緊的。
有人說:「我想孝順父母,但是我現在出家了,父親也不在我身邊,母親也不在我身邊,那我要怎麼孝順呢?」出家,那正是大孝,所謂「一子入佛門,九祖升天」,你一個後人要是出家修道,九祖都會借你的光而升天的。你看!九祖都超升。所以這不單是孝順今世的父母,就是過去的祖先,過去世的父母,你都孝順了。但是你可要修行,你要是不修行,九祖又全都墮地獄了,他們就都會哭起來了。怎麼哭起來呢?他們說:「我本來以為我有一個後人出家,因為他修道,我們就都可以升天了。誰知道他不修道,天天睡覺,懶得不得了。我們現在罪業又都不赦免了,所以又都墮地獄了。」所以說雖然出家修道,九祖升天,你要是不修道,九祖一樣墮地獄。不是說我出家了,我就有理了,九祖一定要升天的,不是的。不修行,就不會升天;你要是修行,這就是大孝,將父親母親都超度了。
講到這個地方,今天我們有一個小沙彌,我在佛堂很久了,他還沒起身,我一看,把我這個沒有火的師父也惹出火來了,一個出家人這麼懶怎麼可以?發了脾氣。他還不錯,什麼也不出聲。我一細查,原來怎麼樣啊?我現在對你們講一講,這個小沙彌不是懶,他是餓得不能動彈了,不是懶,是餓。為什麼餓了呢?沒有人供養。多少天都沒有人供養了,他想試著去托缽化緣,但也都沒有人布施。所以他就發了脾氣,回來也不吃飯,現在已經六、七天也沒有吃飯了,所以今天餓得起不了身。但是我不知道他沒有人供養,於是就被我罵了一大頓。
以後,我一調查,為什麼你這麼懶呢?他說:「沒有人供養我,沒有飯吃,所以就沒有氣力了。」我聽他這樣一講,「喔!我真是錯怪你了。」所以我告訴他:「你要是覺得太疲倦了,沒有氣力的話,可以在裡邊休息睡覺,怎麼樣都可以,我給你一個方便法門。」很不容易的,作師父的,對徒弟,有的時候,也不知道用什麼方法去教化才相當,把一個餓徒弟也罵了一大頓,但是這個徒弟還的的確確有點功夫,有點修行了。如果沒有修行,你說六、七天沒有吃東西,餓得這樣子,還能跟著念經,拜懺,聽經,做不到的。所以現在我的火也沒有了,又高興我能有這麼用功的徒弟,這也不錯的。我希望個個都學這個小沙彌,能有一點忍耐性,被師父罵了一頓也沒有事。
還有,不要記得我一天沒吃飯,二天沒吃飯,三天沒吃飯,五天沒吃飯,六天沒吃飯,不要記得它,吃和沒吃是一樣,沒吃和吃也是一樣的。不要記得吃飯,或是沒吃飯,你把吃飯跟沒吃飯都忘了,那才是真修道。如果你不是真修道,你就忘不了。你真修道,就會有真正的定力。有真正的定力,不要說我罵你,就是打你,你也不知道了。誰打我啊?我在什麼地方呢?沒有我了。把一個我都沒有了,那時候是真正的定力了。你要是還有個我,喔!你打我,你罵我,你說我,我沒吃飯,這個還沒有忘,那麼這樣子定力還不能生出來。一定要忘了,定力才能生出來;定力生出來了,那就是有真功夫了。
「若有眾生,不孝父母,或至殺害」,把父親殺了,把母親殺了。「當墮無間地獄」:應該墮落到無間地獄,「千萬億劫」:就是千萬億劫那麼長的時間。「求出無期」:想要出地獄也是不容易的,不會出這地獄的。
若有眾生。出佛身血。毀謗三寶。不敬尊經。亦當墮於無間地獄。千萬億劫。求出無期。
「若有眾生」:這是還沒犯罪的眾生,但假設他有,或者有這一類的眾生,那一類的眾生?「出佛身血」:怎麼叫出佛身血呢?現在釋迦牟尼佛已經入涅槃了,那怎麼會出佛身血呢?我們也沒有生在佛在世的時候,也沒有見到佛,怎麼會出佛身血呢?這個出佛身血,就是佛在世的時候,你傷了佛的身體。佛入涅槃之後,把佛像毀壞了,或者把一個耳朵,或者把一個手指頭弄掉了,這都是等於出佛身血。或是紙像,你把它燒了,這也等於出佛身血。本來這個罪是不通懺悔,不可以懺悔的。不過,這個情形也有開緣的,或者喝醉酒了,或者發顛狂病,精神不正常的時候,就都不在此列。不過也不能說是我的精神不好,或者我喝醉酒了,故意這麼做,那就有罪了。你要是無心,這個罪業還輕一點。
佛在世的時候,佛有那麼大的神通,有誰可以出他的身血呢?佛已經證果了,誰能損壞到佛的身體?有的時候,出人意料之外,佛也會受損傷。你們各位有聽過提婆達多沒有?他是佛的一個堂弟,這個提婆達多,專門跟佛作對,專門反對佛。佛說這種法,他就破壞;佛說那種法,他又破壞,總而言之,他說佛的所行所做都不對的。他怎麼樣破壞佛呢?他找了一個很窮的女人,對她說:「你為我做一件事,做成了,我就給你很多錢。」人在窮嘛!就沒有什麼志氣。做事只要有錢就可以了。她說:「你叫我做什麼呢?」提婆達多告訴她:「你在肚子前纏一個枕頭,然後佛在講經說法時,你就對一般弟子說,你這個大肚子裡的小孩子是佛的。就這麼樣講,把佛破壞了,他的弟子就都不相信他,這樣我就給你很多錢。」這個女人就這樣去做了,告訴佛的弟子說,她肚子裡的小孩是佛的。可是佛有神通,就用神通把她這個枕頭掉到地下,當場就證明不是了。這是佛講經說法時,提婆達多用種種方法去破壞他。
以後有一次佛走到靈鷲山旁邊,提婆達多也有神通,他想用山把佛砸碎,所以他用掌將山一推,山就好像崩塌了,山石跌下來砸到佛,在他一推的時候,金剛力士,也就是守著靈鷲山的神,這個山神,有個名字叫貝拉。貝拉一看提婆達多把山推下來砸佛,於是在離得很遠處,就用他的金剛寶杵劈打這個山,把這個山的石頭又都打回去了。但是把石頭打碎了,石頭一打得粉碎,碎石就各處蹦,偏偏就有一塊石頭蹦到佛腳的小拇指頭上,把小拇指頭打破了,所以這叫出佛身血──把佛的身體打出血來。這出佛身血不要緊,但這個時候,隨著地獄的火車就來了,把提婆達多給押到地獄,所以提婆達多一出佛身血就生陷地獄,即從肉身墮到地獄去。以後的人,如果把佛像焚燒了,或者把佛像毀壞了,或者把廟拆了,或者把塔破壞了,這都犯了和提婆達多同等的罪,都是出佛身血。
「毀謗三寶」:怎麼叫毀謗三寶呢?我們信佛的人,切記不要犯這種的罪過,就是專門說三寶的過錯,說佛教不好,說佛法不好,說僧人不好。菩薩戒有一條戒說:「不說四眾過戒」,四眾就是比丘、比丘尼、優婆塞、優婆夷。受過菩薩戒的人,對於比丘有什麼罪過,不要講;比丘尼作什麼錯事,也不要講;優婆塞有什麼過錯,也不要講;優婆夷有什麼過錯,也不要講,這叫不說四眾過。你不說可是不說,就是有其他人說四眾過,也不要去插嘴,也不要去跟著講,就像是沒聽見似的。為什麼呢?你如果又去跟著說,也就犯了毀謗三寶的罪,也就犯了說四眾過的罪,所以最好是把嘴閉上,緘口不言。
再者,我們凡夫的見解,有的時候會錯誤的,這聖人的境界不是我們凡夫所能知道的。所謂初地的菩薩,就不知二地菩薩的境界;十地菩薩,就不知道等覺菩薩的境界;初果阿羅漢,也就不知道二果阿羅漢的境界。在還沒有得到真正智慧的時候,不要生出一種毀謗三寶的心,不要說四眾過。他明明就是有過,也不要講他,為什麼?你知道他有過,你自己往好的做,這就對了。不要好像照像機,盡給人家照像,自己是個什麼樣子,也沒有照一照。
講到這兒,我想到中國梁武帝時,有一位誌公禪師,他天天要吃二隻鴿子。廚子想這鴿子一定很好吃,他就偷了一隻鴿子的翅膀吃。誌公禪師吃完了這兩隻鴿子就說:「你為什麼偷我的鴿子吃?」他說:「沒有啊!」「沒有?你看一看!」誌公禪師把口一張,從口裡吐出二隻鴿子,一隻就飛了,另外一隻沒有翅膀。「如果你沒有吃,這隻翅膀怎麼會沒有呢?」一樣吃鴿子,誌公禪師吃了,還可以把切碎煮熟的鴿子吃到肚子裡頭,又可以變成活的吐出來。那麼這個廚子就沒有這種本事 ──能吐出來,所以吃了就是吃了。而誌公禪師這種境界是吃而未吃。
又有濟公禪師,那時候他在杭州西湖靈隱寺。他這個和尚怎麼樣呢?一天到晚吃狗肉,喝燒酒。每天都喝得醉得不得了,人一看就知是個醉和尚。實際上他醉了,就到處去教化眾生。有一次造佛像,這佛像要鋪金,他告訴方丈和尚:「這佛像我來鋪,你不要叫其他人去鋪金。」方丈和尚說好。可是等著他也不鋪,後來當家和尚就說:「你要鋪這佛像的金,這麼久了,你也不鋪。」他說:「好,我就來鋪。」這天晚間他又喝醉了酒,等到他看人都睡覺了,就跑到那佛像前,從口裡就吐金,往佛像鋪。正在吐著,佛像各部份都鋪得差不多,只有頭頂上還有個地方沒有鋪時,當家和尚聽見他在裡邊,口裡往佛像吐痰的聲音,就進來了,說:「你怎麼這個樣子,你口裡黏痰怎麼往佛像吐呢?」他就說:「我不吐了。」就走了。走了,第二天一看,佛像的金都鋪好了,就剩頭上還有一點沒有鋪好,所以又找另外鋪金的匠人來鋪,但是所鋪的金,就沒有他吐的金子那麼好,所以羅漢的境界不可思議的。我們信佛的人,對四眾的過,不要講。你要是講到普通人,還沒有什麼關係。講到證果的聖人,那就會有罪過了,有罪過會怎麼樣呢?這是會墮地獄了。
為什麼有人要毀謗三寶呢?因為他沒有信心。什麼原因他沒有信心呢?這種情形,有的時候是他和同一班惡的朋友,惡的朋友就是不明白佛法的惡人,這不明白佛法的惡人,就會毀謗三寶。那麼這個人因為他和惡人做朋友,隨著他也養成這種習氣,養成這種習慣就破壞三寶,毀謗三寶。又如果這個人諂曲、愚癡,也會毀謗三寶的。什麼叫諂曲呢?諂曲是一種溜鬚,現在一般叫拍馬,就是想要得到你的歡喜,就盡對你說好話,這叫諂曲。他的心不直,是彎曲的。為什麼這個人要諂曲呢?因為他愚癡;雖然愚癡,但是他以為他是聰明的,懷著一種聰明慢。聰明慢就是增上慢,也就是像《法華經》裡的五千退席。增上慢的人懷著一種聰明慢,是有點聰明,但是看不起人,看誰都不如他自己。因為他懷著一種聰明的我慢,所以就毀謗正法,不相信正法,把眾生的法眼都給挑去了。
什麼叫挑去呢?眾生本來是有擇法眼的,但他用刀把眼睛挖出,令他們沒有擇法眼了。因為他令眾生沒有擇法眼,這個人將來他是應該肢體廢缺,或者沒有手,或者沒有腳。沒有腳就是癱子、瘸子,不會走路。結舌不言:雖然有舌頭,但是不會說話,是啞巴。為什麼他是啞巴呢?這一點要注意!這個世界上啞巴的人,都是毀謗三寶的。毀謗三寶的人墮落地獄,在地獄裡受罪經過二億年那麼長的時間,然後,他投生去,投生去做什麼呢?做馬、牛、羊、雞、犬等畜生。做畜生又做二億年那麼長的時間,然後再做人。做人時他就六根不全,或者沒有眼睛,是盲人;或者沒有耳朵,是聾子,聽不見東西;或者啞巴,有舌頭不會講話,這也等於沒有舌頭一樣。總而言之,六根不具足,相貌也醜陋,這都是在過去生中毀謗三寶,所以受這種苦,而且是苦毒無量,死了還要墮無間地獄,這是毀謗三寶的果報。
「不敬尊經」:這一點我們要注意,凡是佛的經典,一定要恭敬。《金剛經》說:「凡是經典所在之處,即為有佛。」經典在什麼地方,什麼地方就有佛。經典就是佛的法身所在之處,我們要恭恭敬敬,將放置經典的地方整理得乾乾淨淨,不要有一種污穢的行為。佛經一定要放在其他經典的上邊,或普通書籍的上邊,否則就是不恭敬。並且一定要把佛的經典放到頭這一邊,不要放到腳那一邊,放到腳那一邊,這也是不恭敬。尤其我們睡覺的床,是一個最不乾淨的地方,所以經典切記不要往床上放。凡是佛經,或其他佛書,我們都要恭恭敬敬。恭敬經典,應像恭敬佛那麼恭敬,所以,如果不恭敬經典,也就是不恭敬佛,也就是毀謗三寶。這個出佛身血,毀謗三寶,不敬尊經的罪業都是一樣的,所以要是有這種的行為,「亦當墮於無間地獄,千萬億劫,求出無期」:經過很長、很長的時間,想出地獄也是不可能的。所以要切記這一段經文,這是很要緊、很要緊的,學佛的人一定要恭敬三寶,恭敬經典,不要出佛身血。
若有眾生侵損常住。玷污僧尼。或伽藍內恣行淫欲。或殺或害。如是等輩。當墮無間地獄。千萬億劫。求出無期。
「若有眾生侵損常住」:若,是假設之詞。什麼叫侵損常住呢?這個常住,就是道場。常住有四種,第一種常住常住,第二種十方常住,第三種現前現前常住,第四種十方現前常住。什麼叫常住常住?道場是常在的,不停止的,而出家人常常在道場裡邊住,所以叫常住常住。那麼常住是僧人所住的地方。什麼叫侵損常住呢?侵損常住些什麼東西呢?飲食:吃的東西;財物:常住的財物。所以沒出家的人,在廟上住,一定要給供養的。你不供養,譬如住了幾天,或者住了一個時期,就這麼走了,也不供養常住一點錢,這就叫侵損常住,將來會墮地獄的。怎麼叫不侵損常住呢?譬如在廟上住,照樣拿和在其他的地方住差不多的錢,來供養常住,這就不是侵損常住。所以我主張我的皈依弟子無論到任何的地方,不要去侵損常住,一定要幫助道場,不要去侵損。
侵損就是剝削廟上的財產令其減少。我們既然不幫助,也不要去侵損。不明白佛法的人,以為在廟上住,也不要錢,也不要什麼的,是佔便宜。這在不明白的時候,還可以;懂了佛法之後,一定不要侵損常住。不要說是在家人,就我雖然是出家人,但我到任何的常住去住,我估計大約在旅館裡住每一天要五塊錢,我就給一半三塊錢。我到哪個廟上住都給錢,除非自己真正沒有,這是可以的。那麼要是有呢?就不應該侵損常住,即使是出家人也不應該侵損常住。因為常住就像是個大地一樣,大眾住的地方,若你令大眾都沒有飯吃了,這是有過的。我一個人就是餓死也不要緊,那麼令這一般出家人住到這一個常住裡頭,如果沒有東西吃,也沒有人供養,不是都像我這一個小徒弟這樣可以不吃東西,人人都是要吃的。民以食為天,而你令他沒有東西吃了,這你就侵損常住了。所以我們研究佛法的,到任何廟上住,不要侵損常住,都要給錢,要供養常住一點錢。你在廟上住,即使比其他的地方,少給一點,這都算你盡心了。不要一點都不給就跑了,這就侵損常住。
十方常住:十方常住,就是從十方來的僧人,都可以在這兒住,這叫十方常住。現前現前常住:現在這兒住的人,叫現前現前常住。十方現前常住:十方的人來,也都有份,這就表示有亡僧物在內了。什麼叫亡僧?就是死的和尚。十方現前常住,就是講僧人死後,也有一點物質,有一點東西,或者他有很值錢的東西,或者有很有價值的寶貝,也不一定的,因為在僧人裡頭是沒有一定的。那麼他這種東西,如果他死了就由十方現前常住大家來分。現前現前常住就是暫時在這兒住的,後來的人沒有份的。但十方現前常住,就是無論先來的、後來的,大家都可一起分這個僧人死了遺留下的財產。
「玷污僧尼」:玷污,這個玷就是個點污。僧尼,就是出家的比丘尼。有一些個野蠻的人,因為比丘尼她出家了,就隨便欺負她,隨便姦淫她,隨便對她行不淨行,行淫欲,這種人是有罪的。「或伽藍內恣行淫欲」:伽藍是寂靜處,就是道場,也就是廟宇寺院之類的,在這種地方,恣行淫欲。恣,是不守規矩、放恣。不守什麼規矩呢?就是隨便行淫欲。好像有佛像的地方,就不可以行淫欲,若行淫欲這就叫恣行淫欲了。有一個人,問目連尊者,為什麼他的男根生瘡、又爛,常常有這種毛病,這是什麼道理?目連尊者就對他說:「因為你在過去生中,在伽藍內恣行淫欲,就是犯這一種的罪過。因為犯這種罪過,男根就常潰爛、常生瘡,生種種的毛病。」這是講男人,女人也是一樣的,如果不守規矩,在道場裡邊行淫欲,將來都要墮地獄的;墮地獄出來之後,男女根常常都生瘡,生一種病,治也治不好。這種因緣,這種因果,一定要信的;如果你不信,將來自己就會受果報。
「或殺或害」:或者因為姦淫不成,把她殺了,或者把她害了。「如是等輩,當墮無間地獄」:等輩,就是像這一類的人,都應該墮無間地獄。哪一類的人呢?侵損常住、玷污僧尼,或伽藍內恣行淫欲,或殺或害這一類的人。「求出無期」:想要求出地獄,可是期限是無量無邊的。
有的人覺得學佛法越學越不方便,越學越不自由。不學佛法,那個不自由是在後邊,而這個不自由是在現在。所以現在學佛法,這是善根增長的時候;你不學佛法,業障就增長。業障增長,那個不自由是永遠的不自由。這個不自由是暫時的,很短暫的一個時候,你要是希望永遠不自由,就不需要學佛法;你要是希望將來自由,那我暫時有這麼少少不自由,是可以的。學佛法,這個不自由是很短暫的;你不學佛法,那個不自由是很長的,你自己算一算這筆帳,應該怎麼辦。
若有眾生偽作沙門。心非沙門。破用常住。欺誑白衣。違背戒律。種種造惡。如是等輩。當墮無間地獄。千萬億劫。求出無期。
現在講沙門。沙門有四種,(一)聖道沙門、(二)說道沙門、(三)活道沙門、(四)污道沙門。什麼叫聖道沙門呢?佛可以叫聖道沙門,菩薩也可以叫聖道沙門。第二種說道沙門,是以講經說法為生──以說法做他的生活,這是大德高僧,證果的阿羅漢。第三種活道沙門,這是以道為活,以道自活,這就是修道的沙門。第四種污道沙門,污是不潔淨、污穢。污穢就是對道有污穢。現在所講的沙門,是污道沙門。
沙門還有三個意思,這三個意思又不是三個意思,是兩個意思;兩個意思又不是兩個意思,是一個意思。佛法就是這麼妙的,這一個意思是什麼呢?就是勤息,勤是不懶惰;息是休息,就是不勤、懶惰了。所以這一個人有兩個意思:一個懶惰,一個勤。懶惰那個就拉著這個勤的說:「你不要去做工了,你懶惰一點。」勤的就說:「哦!你不要懶惰了,隨著我去修道。」兩方面都這麼扯,看哪個力量大,就把另一個扯去了。勤的力量大,懶惰就失敗了;懶惰如果力量大,勤的就失敗了。所以這就是勤息──一個人有兩個意思。怎麼又有三個意思了呢?這個勤又分出三種,懶也分出三種。勤這三種是什麼?勤修戒定慧,懶這三種是息滅貪瞋癡。勤修什麼?修定、修戒、修慧。息滅什麼?息滅貪心、瞋心、癡心。
什麼叫戒呢?戒就是「諸惡不作,眾善奉行」,也就是止惡防非,止住諸惡而不作,防備自己有錯的地方。那麼戒有多少種戒呢?有五戒:不殺生、不偷盜、不邪淫、不妄語、不飲酒;又有八戒、十戒、沙彌十戒、比丘二百五十條戒、菩薩十重四十八輕戒。比丘尼呢?三百四十八條,又有的人說是五百條。我們不管它了,現在多數受的都是三百四十八條。
定就是參禪打坐修定。定要修才有,不修就沒有,所以為什麼人要常打坐呢?常打坐就是把定一點一點修成的,你初打坐的時候沒有定。這個心一下跑到天上去,也跑到地獄裡去,一下又跑到佛的那個地方去,又跑到菩薩那個地方去,或跑到馬牛羊雞犬豕那個地方去。這個心,你看!它也不需要買票,天堂地獄它隨便都可以到,什麼地方都可以跑。為什麼它什麼地方都跑呢?就因為沒有定。現在修定,就是叫它不要跑,不要東跑西跑、南跑北跑,上跑下跑。為什麼要修定呢?說我這不定不最好嗎?你看!跳舞不都是不定嗎?跳舞,跳跳、鑽鑽的,哪有個定呢?定有什麼意思?坐那個地方像個木頭似的,這木雕泥像坐在那個地方,有什麼好處啊?我覺得這太死板了。定有什麼好處呢?本來定是沒有什麼好處的。不過人想要得到智慧,一定要修定;要是沒有定,就沒有智慧。你的心太散亂了,就沒有定;沒有定,就沒有智慧。智慧就是從定得來的,所以你想要不愚癡,就要修定。
我現在再給你們介紹一個人,這個人講他打坐時,總覺得要掉到山澗裡頭去似的,所以很害怕。不錯,這是想得到禪定的一個開始。你在這個時候,不要怕,今天我藉著這個法會來開示開示,我以前沒有講過嗎?你在那兒打坐覺得頭上有個墨盤,有個大鐵,或原子彈在頭上,就要爆炸了。哦!這怎麼辦?這個時候不要著相,你一著相就容易入魔境界。一著相那真是有個原子彈在你頭上爆;不著相呢?靜靜的,沒有事,一定勝群魔。有定,什麼魔都跑了。你見著這個好像要跌到萬丈懸崖裡頭,這都是一種虛妄的妄境。為什麼是萬丈的懸崖呢?這就是表示你的業障。你過去生的業障,那種深法比萬丈懸崖都深。所以現在知道你的業障重,要趕快修道,不要生恐懼心。
又在打坐時覺得非常自在,自在自在真自在,難以形容,說不出來那麼自在了。要是得到這種自在,就把什麼都忘了。我不是說色界著味禪,味禪那種滋味,比任何情形都快樂,比你男女結婚也快樂,比你吃任何的麻醉品,什麼藥都快樂,那一種的境界簡直是說不出。所以說,自在自在真自在,難以形容,說不出來的,這是如人飲水,冷暖自知。就好像喝茶似的,這個茶是涼的,自己才知道;這個茶是熱的,你自己也知道。這個境界一定要過來人才明白。什麼叫過來人呢?從這條路上走過來的。哦!你一說,他就知道你這是到什麼階段上,到什麼程度上了。好像這個人現在在四禪裡邊,將要得到離生喜樂地這個境界。可是這個境界不算一回事,不要以為這是不得了了,這是很平常的,修禪只要你有一點誠心,誰都可以得到的。因為那一種的快樂法,沒有能和它比的,所以這叫離生喜樂地──將要離開煩惱,得到這快樂了,這是定的一種。
慧就是智慧,有智慧。有智慧有什麼用?有智慧就不會走錯路了。現在為什麼顛顛倒倒的,以苦為樂?你背覺合塵──背了覺悟的道理而合六塵的道理,為什麼呢?就因為你沒有智慧,可是愚癡的人卻以這一種痛苦,視為是快樂,其實這是最愚癡的。
要勤修戒定慧,這一個勤字,你們聽經,不必聽多了,只聽一個字,那都用之不完,什麼字呢?就是一個「勤」字就夠了。勤修戒,勤修定,勤修慧。要修才能得,不修就不能得,一定要修的。不要不聽師父教,不要不聽師父話,要聽話的。還有一個叫息滅貪、瞋、癡。方才我說這個息,不就是懶惰嗎?為什麼叫它懶惰?就因為它停止了,休息了。休息不是懶是什麼?休息就是懶,懶就是停止了。但是這個休息什麼?休息貪、瞋、癡,令貪瞋癡休息。啊!貪心停止了,瞋心停止了,癡心停止了。貪,你什麼也不要貪,世間所有的一切物質享受,一切一切都不要貪。瞋,也不要發脾氣,不要有脾氣,不要發火,把你們所有的脾氣都布施出來。布施給誰呢?布施給我,布施給師父。師父要大大的火,大大的脾氣,好令你們這些徒弟害怕,不然師父也像個棉花包似的,這麼軟軟的,那這些個徒弟就都不怕了。不怕,就都不修行,不修行就是懶惰了。
以上是沙門勤修戒定慧,息滅貪瞋癡,這種種的意思。
「偽作沙門,心非沙門」:偽是虛偽,虛偽是假的,不是真的。他心裡不行沙門的道,不單不勤修戒定慧,也不息滅貪瞋癡。他說貪瞋癡越多越好,戒定慧把它忘了,一點都不記得,那是最好的。所以這叫偽作沙門,是一個虛偽的沙門。這種沙門,心裡不行慈悲,不行忍辱,不行六度萬行,他存心不是作沙門的事。那怎麼樣的呢?「破用常住」:常住的東西,就是最少最少那麼多的東西,甚至於是一張紙,也不可以隨便把它糟蹋,也不可以隨便把它毀壞了,為什麼呢?雖是一張紙,但積少而為多,由一張而變成多張。所以你即使把一張紙隨便損壞了,這也就是破用常住。還有一句話說:「一草一木不得不予而取。」人家沒給你,你就拿了,這就是偷盜。即使是偷盜一根草、一根木頭,沒有得到主人的許可,你就拿走了,這就是偷。一切一切,都不可以隨便用其他人的東西,你用其他人東西,其他人不知道,這就是偷,犯盜戒了。
「一針一線皆為布施」,就是一根針、一條線,人家送給你,這也叫布施。所以不可隨便破用常住,凡是常住的東西,即使是出家人,對廟上所有的東西,都不可以隨便拿來送給人的。要是這個東西是我私人的,這是可以的。譬如:我有一件衣服,不穿了,送給人,這可以。那麼公共的東西,不怕最少的,連這麼一條線,也不可以隨便說,這個我送給你,令你對我有一點好感。這叫私人買好,私人結交。令這個人對我有好感,他好護法我,好供養我,這是錯誤的,我們對於這一點要特別注意。所以破用常住,不是說很多的才謂之破用常住,就是一張紙、一條線,最小的,甚至一粒米,我私自用我私人的感情來送給人,這都叫破用常住的。就是出家人也是不可以的。私人的東西,我有權送給人,而公家的東西,就是一枝香也不可以送給人的。
「欺誑白衣」:欺就是欺騙,誑是不講老實話、盡騙人。欺誑也就是盡欺騙人。白衣就是居士,在家人。「違背戒律」:違背五戒、十戒、十重四十八輕戒、二百五十條戒。違背就是不遵守戒律。「種種造惡」:種種就不只是一樣了,有想像不到的。總而言之,你造什麼惡,就是什麼惡,這叫種種造惡。「如是等輩」:像這一類的人。等輩是這一類的人。也「當墮無間地獄」:都是應該墮到無間地獄的。「千萬億劫求出無期」:在千萬億劫那麼長時間,也都沒有求得出離的時候。
若有眾生。偷竊常住財物。穀米。飲食。衣服。乃至一物不與取者。當墮無間地獄。千萬億劫。求出無期。
「若有眾生」:假設若有這一類的眾生。「偷竊常住」:偷竊廟上的東西。什麼東西啊?「財物、穀米、飲食、衣服」。以前有這麼一位大菩薩,他發願,發什麼願呢?他說:「假設若有人犯五逆、四重、十惡的罪,我都可以救他,唯獨他偷常住的財物,乃至一草一木,我也救不了他,因為我沒有法子救得了他。或者這個人殺過八萬四千那麼多的父母,像這麼多重的罪孽,我也可以救他,我本著我的願力,一定要把他救出來,出離地獄。但如果他偷常住的飲食、財物,乃至於一粒米,我也救不了他,我也不救他。」有一位菩薩發這種願。所以偷廟上的東西,罪是最大,我們信佛的人,對於這一點要清楚。凡是常住的財物、穀米、飲食,「乃至一物不與取者」:乃至於一個小小的東西,要是沒有經廟上主人送給你,你不要自己去拿,這叫不與取者。要是這樣子,「當墮無間地獄」:應該墮落到無間地獄去,「千萬億劫,求出無期」。
地藏白言。聖母。若有眾生。作如是罪。當墮五無間地獄。求暫停苦。一念不得。
「地藏白言」:地藏菩薩又對摩耶夫人,就是「聖母」說了,「若有眾生」:假設若有這一類的眾生,「作如是罪」:作像上邊所說的種種的罪業。「當墮無間地獄」:當墮落到五種無間的地獄裡邊去,「求暫停苦」:求暫時把這個苦停止了,「一念不得」:即使在一念這麼短的時間都不可得。